如何增加血液透析的效能

如何增加血液透析的效能

適當的透析是維護腎友身體長久健康的重要方法,也是每個腎友與醫護團隊所需一起努力達成的目標包括:

  1. 貧血的改善 Hct > 33~36%
  2. 正常的鉀離子 K < 5.0meq/L
  3. 正常的血磷值 P < 5.5mg/dl
  4. 正常的鈣離子 Ca 8.4 ~ 10.2mg/dl
  5. 白蛋白 > 4.0g/dl
  6. 副甲狀腺維持正常值得2~4倍
  7. 無心臟肥厚
  8. 適當的乾體重(無姿勢性低血壓、無呼吸困難、無呼吸囉音、無耳鳴、無肌肉筋攣、無肺水腫、無水腫)
  9. 心臟與胸廓比值 < 0.5
  10. Kt/V>1.2~1.3 URR>= 65~70%
  11. 減少使用高血壓藥物的比例
  12. 正常的食慾與營養狀態
  13. 低透析中併發症

改善透析效能的方法:

  1. 每週透析時間需充足,最好是每周三次,每次至少四小時,可視清除率的報告和體型大小與醫師討論後,再調整成最適合您的透析時間。
  2. 每次血液透析避免遲到早退,影響透析時間。
  3. 血液透析中血壓的下降、肌肉抽筋、暫停透析或降低血液流速都會影響實際的透析時間,所以透析間之體重增加不要超過乾體重的5﹪。
  4. 穿刺血管時,兩針間距勿小於5公分與注意針頭的方向是否正確,避免血液再循環的發生。
  5. 血液流速需增大(儘量維持300㏄/分),血管之照護如下:
    (1)血管細及血流不佳者可作握球運動,用手掌的力量將球壓扁,停5秒再放開,每天500次。
    (2)動靜脈血管之手,禁止作一切治療,如打針、量血壓、抽血。也不能當枕頭,以免血流不暢
    通而造成栓塞現象。避免穿太緊的袖子,以免壓迫血管,而使血流不暢通。
    (3)每天要注意血管是否通暢,可用手觸摸有電流感或聽到沙沙聲音,如無表狀態不好或凝固,請儘快回院檢查。
    (4)上針時注意是否有血管的肢端有水腫、電流感變弱、不易上針有血塊出現、透析中靜脈壓比平常高很多>160mmHg,血液流速不足<250cc/ min,收針後不易止血等都是血管血流不通暢的前兆,須請告知護理人員或醫師評估處理。
  6. 改用高效率透析的人工腎臟及選用適合體型大小的透析膜表面積。
  7. 增加透析液的流速,一般流速可選擇 500ml/min 或 800ml/min
  8. 避免人工腎臟透析器凝固。抗凝劑足夠,則透析治療效果好。部份凝固影響透析治療效果。